- 精神科用药虚拟实训与急救模拟人综合教学设备
- • 货号:
- • 型号规格:
- • 价格:
- • 品牌:
- • 供货总量:大量供应
- • 发货期限:1星期
- • 有效期至:长期有效
- • 所在地:上海
产品介绍
一、整体要求
精神科用药虚拟实训及急救模拟人系统涵盖系统组成、技术架构、功能模块、硬件设备性能等核心内容,确保所采购设备满足临床教学、实训考核的专业需求,为精神科相关用药操作及急救技能培训提供高质量、高仿真的教学工具。
二、系统整体构成
精神科用药虚拟仿真及急救模拟人系统由三大核心部分组成,分别为复苏 CPR 模拟人、控制报告仪及精神抗凝治疗虚拟系统。三者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数据交互与功能协同,共同构建集理论学习、实操训练、考核评估于一体的教学实训体系,满足精神科抗凝用药操作及急救技能培训的全流程需求。
三、各组成部分技术参数详细说明
(一)精神抗凝治疗虚拟系统
1. 技术架构与开发标准
• 开发技术:基于 3D 虚拟现实技术开发,采用 MAYA 与 Unity3D 专业开发工具构建场景模型、人物模型及交互逻辑。MAYA 用于高精度模型创建,确保人体解剖结构、医疗器械细节的真实性;Unity3D 用于场景渲染、物理引擎设置及交互功能开发,保障操作过程的流畅性与逼真度。
• 系统架构:采用 B/S(浏览器 / 服务器)架构,无需在终端设备安装客户端软件,仅需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。支持校内局域网(LAN)与广域网(WAN)访问,适配 Windows、macOS 等主流操作系统,兼容 Chrome、Firefox、Edge 等常用浏览器,满足多终端、多地点的教学使用场景。
• 数据交互:系统各模块(基础理论、实操学习、实操考核、课后练习)数据实时同步,学员操作记录、考核成绩自动存储至服务器,支持导师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查询、导出数据,便于教学效果分析与学员能力评估。
2. 实验场景与交互设计
• 场景类型:所有实验场景均为三维立体场景,非 FLASH 动画或视频形式。场景涵盖精神科病房、治疗室、检查室等临床环境,包含病床、监护仪、输液架、注射器、药品等医疗设备与器械,且所有元素均按 1:1 比例还原临床真实规格,如注射器刻度、药品包装、病床尺寸等,确保场景的专业性与真实性。
• 视角控制:支持场景内自由漫游,学员可通过鼠标拖拽、滚轮缩放实现 360 度视角切换,最小视角可聚焦至针尖、皮肤穿刺点等细节部位;在关键操作步骤(如静脉穿刺、注射推药)时,系统自动触发局部放大特写功能,放大倍数可达 2 - 5 倍,确保操作细节清晰可见。
• 交互方式:采用鼠标点击、拖拽、滑动等直观交互方式,模拟临床操作动作。例如,拖动注射器至患者皮肤穿刺点完成进针操作,滑动按钮调节推药速度模拟临床推注过程;操作过程中,医疗器械与人体组织的碰撞、接触反馈符合物理规律,如针头刺入皮肤的阻力感、推药时药液的流动效果等,增强操作的沉浸感。
3. 功能模块详细参数
•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模块
◦ 知识点覆盖:全面涵盖精神科抗凝治疗相关理论知识,具体包括:
▪ 生理机制:正常凝血机制(含凝血因子激活过程、凝血瀑布反应图解);
▪ 药物知识:阿司匹林肠溶片(作用机制、适应症、禁忌症、用法用量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)、华法林(作用机制、适应症、服用方法、剂量调整、出血风险评估)、氯吡格雷(作用特点、适用人群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)、低分子肝素(概念、分类、适应症、禁忌症、使用方法、储存要求、注意事项);
▪ 影响因素:影响抗凝药物用量及检测结果的因素(如肝肾功能、饮食、合并用药)、减弱抗凝作用的药物(如维生素 K 类药物、某些抗生素);
▪ 健康宣教:抗凝治疗期间患者饮食指导、活动注意事项、出血症状识别与应急处理、定期复查要求。
◦ 呈现形式:采用 “文字 + 图解 + 动画” 结合的方式,文字部分简洁明了,重点内容用加粗或彩色标注;图解包含解剖图(如凝血机制流程图、血管解剖图)、药物作用示意图(如药物与靶点结合过程);动画部分展示关键生理过程(如凝血过程)、药物作用过程(如低分子肝素抑制凝血因子的过程),时长控制在 1 - 3 分钟 / 个,避免信息过载。
• 虚拟仿真实验实操学习模块
◦ 交互步骤与流程:内置人机交互步骤不少于 50 步,核心操作流程包含 41 个关键临床步骤,每一步均配备同步语音播报与文字提示,具体流程及要求如下:
i. 实验准备:操作指引(含实验目的、流程简介)、案例导入(以真实精神科抗凝治疗病例为背景,如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血栓风险需使用低分子肝素)、核对医嘱单(学员需在虚拟系统中点击医嘱单,核对患者姓名、床号、药物名称、剂量、给药途径、给药时间);
ii. 患者评估:核对患者(床头卡、腕带信息核对,支持点击查看详细信息)、患者沟通(模拟护士俯身与患者对话,语音播报沟通内容,如 “您好,我是护士,现在需要为您进行抗凝治疗,请问您今天感觉怎么样?”,患者动态回应)、检查患者(通过选择题选择检查项目,如意识状态、皮肤情况、肢体活动度,系统根据选择展示相应检查动作与患者状态);
iii. 辅助检查:生命体征测量(选择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测量项目,系统实时显示测量数据,如脉搏 68 次 / 分、血压 130/80mmHg)、实验室化验(护士动态执行抽血操作,包含皮肤消毒、穿刺、抽血、拔针按压步骤,操作完成后弹出检验报告单,如凝血酶原时间 PT、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)、B 超检查(护士为患者进行血管 B 超检查,动态展示探头移动过程,弹出检查结果单,如是否存在血栓);
iv. 风险评估:使用外科血栓风险评估量表(Caprini 模型),学员通过选择题选择患者风险因素(如年龄、卧床时间、合并疾病),系统自动计算风险得分并判断风险等级(低危、中危、高危);
v. 预防措施:低危患者实施基本预防措施(如抬高下肢、鼓励自主活动)、口头宣教(护士向患者讲解抗凝治疗注意事项,支持交互选择宣教内容)、康复运动(动画演示踝泵运动、股四头肌等长收缩,分阶段展示动作要领,学员可重复观看);中高危患者额外实施物理防御(拖动腿套至患者腿部完成穿戴,点击治疗仪并调节压力、时间参数,如压力 40mmHg、时间 30 分钟);
vi. 药物操作:
▪ 普通肝素:评估患者血管与肢体状态、患者准备(沟通治疗配合事项)、环境准备(检查病房温度、光线、清洁度)、护士准备(七步洗手法动画演示,支持跳过或分步观看)、核对药物(点击药液查看名称、规格、有效期、外观,多选题选择检查项目)、打开输液器(拖动输液器插头插入输液瓶,展示穿刺、排气步骤)、静脉滴注(护士动态进行静脉穿刺、固定、调节滴速,设置滴速 60 滴 / 分,显示药物预防注意事项);
▪ 低分子肝素:检查药液(拖动药液查看,多选题选择检查内容,如是否在有效期、药液是否澄清)、核对病人(再次核对腕带)、患者体位(选择正确体位,如仰卧位、侧卧位,系统展示体位摆放动作)、注射位置选择(拖动虚线确定腹部注射区域的上下、左右边界,确保避开脐周 2cm)、消毒皮肤(选择题选择消毒剂,如 75% 乙醇,拖动棉球进行顺时针、逆时针消毒,消毒直径≥5cm)、拔除针盖(特写注射器,滑动按钮调节角度,点击拔除针盖)、进针(特写注射点剖面,滑动按钮调节进针角度(90° 或 45°)与深度(1 - 2cm),展示针头刺入皮肤过程)、推药(滑动按钮控制推药速度,展示药液在皮下组织的扩散效果)、注射完毕(选择题选择等待时间,如 10 秒)、拔针(点击注射器完成拔针,展示拔针动作)、棉球轻按(拖动棉球至注射点按压)、轻压穿刺口(点击穿刺处进行按压)、再次核对(与患者确认信息)、处理针头(点击注射器将针头放入利器盒)、记录(护士填写治疗记录单,包含给药时间、剂量、患者反应);
i. 结果评估:判断药物预防种类(文字与图示结合展示各类抗凝药物)、案例分析(两个虚拟案例,选择适用药物,输入患者可能反应、判断依据及应对措施);
◦ 操作辅助功能:支持任意步骤重复训练,学员可在步骤导航栏点击目标步骤直接跳转;操作过程中画面支持 360° 旋转、放大(最大放大倍数 10 倍)、缩小,便于观察细节;医患对话全程遵循人文关怀原则,避免使用生硬、专业术语过多的表述,降低医患矛盾模拟风险。
• 虚拟仿真实验实操考核模块
◦ 考核场景与学习模块 1:1 复刻,包括场景元素、操作流程、人物模型完全一致,但关闭所有知识点提示、语音引导功能,仅保留必要的操作界面(如步骤导航栏、进度条)。
◦ 考核时间设置:支持导师在后台自定义考核时长,范围为 15 - 60 分钟,系统实时显示剩余时间;
◦ 评分机制:依据操作步骤完整性、操作规范性、操作时间三个维度评分,每个操作步骤设置固定分值(如核对医嘱单 5 分、静脉穿刺 10 分),操作错误(如消毒范围不足、进针角度错误)扣对应分值,操作超时按比例扣分(如超时 10 分钟扣 10 分);
◦ 结果反馈:学员提交考核后,系统即时生成成绩单,显示总分、各维度得分、错误项目(如 “消毒皮肤步骤:消毒剂选择错误,应选 75% 乙醇,实际选择碘伏”),支持查看错误步骤的正确操作演示。
• 课后练习模块
◦ 题型设置:包含单选题(如 “华法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?A. 抑制血小板聚集 B. 抑制凝血因子合成 C. 溶解血栓”)、多选题(如 “低分子肝素的禁忌症包括?A. 活动性出血 B.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C. 对肝素过敏”)、判断题(如 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。(√/×)”)、简答题(如 “简述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出血症状的识别要点”);
◦ 答题功能:支持在线答题,单选题、多选题、判断题提交后即时显示正确答案,简答题提交后显示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;
◦ 进度与得分:试题卡显示题目 “已做”“未做” 状态(如已做题目标记绿色,未做题目标记灰色),完成所有题目后显示总分、正确率,支持错题收藏与反复练习;
◦ 时间限制:支持设置答题时间,范围为 10 - 30 分钟,超时自动提交并计分。
4. 系统设置与操作辅助
• 声音设置:支持背景音(如病房环境音)、对话音(医患沟通、操作提示音)、提示音(步骤切换、操作错误提示)分别开启或关闭,音量调节范围为 0 - 100%;
• 画面质量调节:提供低、中、高三种画质选项,低画质适合网络带宽较低场景(分辨率 1280×720),中画质为默认选项(分辨率 1920×1080),高画质支持 4K 分辨率(3840×2160),满足不同设备性能需求;
• 操作调节:鼠标操作速度支持 1 - 10 级调节,1 级最慢,10 级最快;声音倍速提供 0.8 倍、1 倍、1.2 倍、1.5 倍、2 倍五个档位,适配不同学习节奏;
• 操作引导:每次进入实验时自动弹出引导窗口,引导顺序固定(实验目的→操作流程→交互方式→注意事项),不可跳步;引导窗口包含 “声音调节”“画质调节”“速度调节”“倍速调节”“鼠标说明”“返回主页”“退出系统”“进入下一步”“收起 / 展开步骤”“重点提示” 按钮,点击 “重点提示” 显示当前实验核心要点(如 “抗凝治疗操作需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”);
• 步骤导航与进度:
◦ 导航栏支持收起(仅显示一级菜单)、展开(显示一、二级菜单)、显示当前步骤(隐藏其他未完成步骤)功能;一级菜单为主要流程节点(如 “患者评估”“药物操作”),二级菜单为具体操作步骤(如 “核对患者”“检查药液”);点击一级菜单自动跳转至该菜单下二级菜单的第一步,点击二级菜单直接跳转至对应步骤;
◦ 导航栏通过不同颜色标识步骤状态:绿色为已完成,蓝色为正在操作,灰色为未完成;
◦ 进度条位于界面顶部,总进度 100%,每个操作步骤按重要性分配进度占比(如核对医嘱单占 3%,静脉穿刺占 8%);完成步骤后进度条实时更新,跳步操作不改变已完成步骤的进度占比,仅当实际完成跳步后的步骤时,才更新对应进度。
(二)综合模拟人
1. 材质与解剖结构
• 材质:采用生物惰性高分子仿生人体材料,具有良好的弹性与韧性,模拟人体皮肤触感(柔软度、弹性接近真实人体);材料符合环保标准,不含甲醛、重金属等有害物质,长期使用无异味、不老化;
• 解剖标志:体表解剖标志清晰可辨,可准确触及两乳头(间距约 20cm,位于第 4 肋间)、肋骨(肋弓、肋间隙清晰)、胸骨(胸骨角、胸骨体、剑突位置明确),便于胸外按压、气道开放等操作定位;
• 头部功能:头部可左右摆动(摆动角度 ±45°)、水平转动 180°,便于模拟清除口腔异物操作;下颌关节可活动,支持张口、闭口动作,张口度可达 3 - 4cm,满足气道管理需求。
2. 生命体征模拟功能
• 瞳孔变化:双侧瞳孔大小可随病情变化自动调整,正常状态下瞳孔直径 3 - 4mm,对光反射存在(用模拟手电筒照射时瞳孔缩小);死亡状态下瞳孔散大至 6 - 8mm,对光反射消失,模拟真实病理状态;
• 颈动脉搏动:颈部两侧可触及颈动脉搏动,搏动频率与模拟心率一致(正常状态下 60 - 100 次 / 分);死亡状态下颈动脉搏动消失,支持通过手指触摸感知搏动变化;
• 胸廓起伏:进行正确气道管理(如插入气道导管)或人工呼吸时,胸廓可同步起伏,起伏幅度与潮气量相关(如潮气量 500ml 时胸廓起伏约 3 - 5cm),直观反馈通气效果。
3. 气道管理操作功能
• 气道识别:插入气道导管时,若插入气管,系统语音提示 “气道插入正确,胸廓起伏正常”,同时胸廓起伏;若插入食管,语音提示 “气道插入错误,已插入食管,请重新操作”,无胸廓起伏;
• 喉镜操作监测:配备电子监测系统,喉镜压迫牙齿力度超过安全阈值(5N)时,语音提示 “喉镜压迫牙齿力度过大,请注意操作力度”;操作正确(如喉镜放置位置准确、力度适中)时,语音提示 “喉镜操作正确”,确保操作规范性。
4. 心肺复苏操作功能
• 执行标准:严格遵循《202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》与欧洲复苏理事会(ERC)标准,确保操作流程、参数要求与国际接轨;
• 胸外按压:
◦ 胸部硬度:提供 4 种可更换胸部模块,对应不同按压力度要求:红色模块(60KG)、黄色模块(50KG)、绿色模块(40KG)、蓝色模块(30KG),可根据训练需求(如竞赛训练、新手训练)选择,模块更换方式简单,通过卡扣固定,无需工具即可拆卸;
◦ 按压参数监测:支持监测按压位置(是否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)、按压深度(成人标准 5 - 6cm)、按压频率(100 - 120 次 / 分)、按压回弹(是否完全回弹)、按压中断时间,数据实时传输至 KINPad 报告仪;
• 气道开放:支持仰头举颏法、仰头抬颈法、双手抬颌法三种气道开放方法,操作时头部可按对应手法调整角度(如仰头举颏法头部后仰角度约 30°),满足不同气道梗阻场景需求;
• 通气操作:
◦ 通气方式:支持口对口人工呼吸、口对鼻人工呼吸、面罩通气(便携面罩、袋阀面罩 BVM);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时,无需通过 “一键切换” 设置模式,正确操作后电子显示器吹气显示条直接显示绿色(正确),错误操作(如漏气、潮气量不足)显示红色。


